
健康中心/綜合報導
腸病毒進入流行期,其中71型病毒因重症風險高而備受關注。澤星診所院長呂秉澤醫師表示,家長最容易疏忽的往往是腸病毒的「非典型初期症狀」,很多孩子是先出現喉嚨潰瘍、導致食慾下降,這些可能都早於皮膚出疹。因此,在幼兒園或家庭中,一旦孩子出現發燒、無食慾,就要觀察口腔是否潰瘍或化膿,不能等出疹才就醫。
年紀越小的孩子重症死亡率越高
特別針對腸病毒71型,呂秉澤醫師提醒,不能以發燒高低或疹子多寡判斷嚴重程度,孩子活動力下降、精神變差、食慾不好就是警訊,有些出疹不多或者沒有高燒也可能相當嚴重。1998年腸病毒71型大流行曾造成78名孩童死亡,呂秉澤醫師強調,臨床也發現年紀越小、病情進展越快,死亡率也越高,不能輕忽腸病毒71型再度流行的可能性。
腸病毒71型有相當高的機率可能發展成重症,呂秉澤醫師提到,早期徵兆的表現有像是不尋常的嚴重嘔吐(非腸胃發炎的表現)、1小時內出現多次肌肉跳動、心跳加速,以及抽血出現高血糖情形,這些都可能代表病毒已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,必須立刻送醫,搶在黃金治療機,否則腦幹受到感染恐怕影響相當大。
此外,腸病毒的高傳染力也讓防疫更具挑戰。呂秉澤醫師指出,酒精與乾洗手對腸病毒無效,真正有效的是稀釋漂白水清潔、環境隔離、以及群聚停課,這不僅是學校的責任,更需要家庭配合,才能有效切斷傳播鏈。
疫苗接種有效降低住院率,未滿5歲都應儘快施打
針對腸病毒71型國內已有通過認證的疫苗,呂秉澤醫師說明,以台製疫苗來說保護力高達99.21%,對住院與重症的預防效果顯著,而且經過多國研究認證,目前臨床案例很少有嚴重副作用,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。
呂秉澤醫師提醒,只要孩子未滿5歲都建議儘快施打,因為年紀越小、越可能在感染後快速惡化,一旦進入流行期或發病才補救恐為時已晚。腸病毒其實一直都有零星的重症個案,呂秉澤醫師提到2、3年前曾遇過一名花蓮出生、尚未滿月的寶寶,尚未接種疫苗即感染腸病毒71型,併發黃疸與全身性感染,即使緊急轉院至台大醫院治療仍不治。
呂秉澤醫師強調,目前腸病毒傳染期已不再侷限於夏季,現在1年4季都有病例出現,因此只要寶寶滿2個月、體況穩定,就可安排疫苗接種,不應等到流行季才施打。從及早觀察症狀、警覺重症前兆、落實環境隔離與清消、配合校園防疫措施,到最關鍵的疫苗接種,缺一不可,提早做好防護,不只保護孩子,也能保護整個社區。
相關新聞
你的選擇?

2025台灣跨年 哪裡過?
追蹤熱門新聞
訂閱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