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圖/ Pixabay)
近年來,「群眾募資」(Crowdfunding)已成為臺灣創新創業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從早期以創意設計為主的募資案,到今日結合品牌行銷、國際市場與影音策略的專案操作,募資平台不僅是資金來源,更是產品市場驗證與品牌曝光的關鍵通道。
根據業界統計,臺灣回饋型募資金額已突破新臺幣 30 億元,顯示市場需求與創作者參與熱度仍持續上升。
五大募資平台特色總覽

(圖/ 本報記者翻攝)
➡️嘖嘖(ZecZec)——臺灣募資的原點
成立於 2011 年,是國內最早的群眾募資平台之一。以文創、設計、社會議題及生活商品為主,倡導「讓創意被看見」的理念。嘖嘖平台操作簡潔、社群互動性高,成功案例包括「UdiLife 淨水壺」及「好日子金屬吸管」等。
優勢為品牌信任度高、流量穩定;但隨市場成熟,提案競爭激烈,履約與交付管理仍是關鍵挑戰。

(圖/ 本報記者翻攝)
➡️flyingV——科技與創意的舞台
2012 年創立,以「讓好點子飛起來」為口號,聚焦科技、設計、文化與創意產品。其顧問團隊協助提案人製作影片、設計行銷策略,是硬體與科技新創常用平台。代表案例包括「Aftershokz 骨傳導耳機」及「HyRead 電子書閱讀器」。
flyingV 目前也積極推動 ESG 與公益專案,拓展品牌的社會價值連結。

(圖/ 本報記者翻攝)
➡️MYFEEL——品牌化與國際化並行
MYFEEL 在近年崛起,強調「從募資到品牌」的垂直整合模式。平台不僅協助專案募資,更提供品牌行銷、代操、跨境出海等配套服務。
MYFEEL 的募資案例多以「生活家電」與「智慧設計」為主,例如「HYDY 智慧保溫瓶」與「Goshop 空氣淨化系統」等。其國際市場布局涵蓋東南亞與日本,成為具跨國操作能力的在地品牌平台。

(圖/ 本報記者翻攝)
➡️WaBay 挖貝——強調信任機制與顧問服務
成立於 2021 年,由群眾募資顧問團隊打造,主打「信任」與「責任」的雙重理念。挖貝平台採用「專案信任徽章制度」,確保提案團隊具備完整履約能力。
其專案橫跨設計、影視、公益與社創領域,是輔導型與顧問導向平台的代表。近年亦積極與地方創生計畫合作,拓展地方品牌能見度。
(圖/ 本報記者翻攝)
➡️MGBOX——影音行銷驅動的新世代募資平台
MGBOX 為新興平台,結合募資與內容行銷,主打「用故事推動品牌」。其平台結構強調短影音宣傳、互動投票與社群分享,協助創作者在募資期間獲得最大曝光。
MGBOX 也與多家品牌顧問與製作公司合作,提供募資腳本、影片拍攝、廣告投放等全方位支援,是新創品牌與內容創作者的熱門選擇。
代表案例包括創意家電、地方文創商品及科技生活用品等,展現募資媒體化、娛樂化的新趨勢。

(圖/ Pixabay)
募資平台的三大發展方向
1. 品牌導向:
由於市場競爭激烈,單一產品型專案逐漸被完整品牌計畫取代。平台也開始提供「長期品牌經營」功能,協助廠商從募資過渡到零售通路。
2. 制度化與信任管理:
WaBay 的「信任徽章」、MYFEEL 的「履約審核制」等制度,皆反映市場對信任機制的重視。平台已不僅是交易中介,而是品質保證與風險防線。
3. 跨境操作與在地創生:
隨國際市場開放,MYFEEL 與 MGBOX 已將募資成功案例推向日本、馬來西亞與新加坡。另一方面,地方創生專案也逐漸成為募資新焦點,融合文化、設計與旅遊元素。

(圖/ Pixabay)
募資的挑戰:從履約風險到消費信任
根據報導,募資後期常見爭議包括產品延遲、品質不符、退款糾紛等。雖多數平台已建立爭議處理與售後協助制度,但消費者教育與法規制度仍待完善。
專家指出,未來可考慮制定募資履約保證或信託制度,以保障支持者權益並提升平台永續經營力。
展望:募資不只是錢,更是品牌信任與價值共創
從嘖嘖的文創浪潮、flyingV 的科技創意,到 MYFEEL、WaBay 與 MGBOX 的品牌轉型,募資平台已從「一次性實驗」演變為「永續品牌策略」。
臺灣的群眾募資正邁入 2.0 階段:更專業、更整合、更國際化。未來誰能在信任、內容與品牌之間取得平衡,將決定下一個創新高峰的領航者。
鋒爆新聞
(文/ 呂佳佳)
你的選擇?
2025台灣跨年 哪裡過?
追蹤熱門新聞
訂閱我們
曾大衛


